2008年7月24日星期四

“群体性事件”在考验中国

临近奥运,国内却很多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看似偶发事件却有着必然性。民众采用暴力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在暴力达不到目的时,暴力本身甚至还会变成目的。在这些暴力事件背后,需要反思的是谁呢?…………

● 王龙

  北京人杨佳在上海闸北公安分局制造的“血案”尚未平息,云南普洱市又发生一起警民暴力冲突血案。据《云南日报》7月20日报道,孟连县 公信乡、勐马镇部分胶农因利益纠纷与当地橡胶企业发生冲突,当地公安民警依法传唤在冲突中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时,遭到当地部分村民暴力围攻,致使多名民警 受伤、多辆警车被砸。公安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导致多名村民受伤,其中2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继“瓮安事件”、“府谷事件”、“ 惠州事件”之后的又一起群体性冲突事件,尽管目前当地的事态已稳定,人们也有理由相信会得到妥善处置,但在短短一个月内群体性事件如此密集发生,还是令人 有些惶惑不安。连续一个月来,大众传媒对此评述应有尽有,反思、总结、建言的文章在网上随处可见,不知为什么,就是在这样的一连串的痛定思痛中,类似事件 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群体性”爆发的征兆。

  关于这些事件的“类似”之处和起因不用细说,在每次“稳定群众的情绪,听取群众的诉求”的 “重要指示”背后,都可以感受到隐藏着多么突出的社会矛盾。正像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所言: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 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

  应该说,这句话比较公正,放在其中任何一个事件中都恰如其分,不过,倘若把这些事件放在一起看,就有以偏盖全之虞了。

成为全国普遍社会现象

  从贵州、陕西、云南到广东、上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分地域不受经济条件所限,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如果把问题归结到“一些人”身上,这样的“工作方法”同样是“简单”。

   一方面,要从理论上承认群体性事件是利益纷争,就必须认可那些群众都是有血有肉的公民,他们生活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其诉求不过是为了生存。就算有人借 机煽动,民众的情绪有如此低的燃点,是不是说明当地的社会矛盾已经严重到了极限?另一方面,一个月之内5个省市连续发生类似事件,如果石宗源先生说的令人 信服,那么“群众意见很大”就不再是个别地域性的问题,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说法,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 是转型时期,在经济建设中每个方面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还有一种论调认为,对刁民要硬气。在这些人眼里,群体事件的背后都有黑势力 策划和操纵,不锄之不足以显示国家机器的强大,宁可像有些美国人那样把所有不同政见者当恐怖分子,也毫不手软。当然,秉持第二种态度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 正是这些极少数人,在持第一种态度者的默许或配合下,横征暴敛,鱼肉乡里,老百姓稍有不从,就“随便动用警力”,甚至干脆把人逼上绝路。

弱势群体利益缺乏表达途径

从理论角度说,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途径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以“杨佳事件”为例,《北京晚报》近期在论及“一辆自行车引发的血 案”时说:作为一个公民的杨佳,直到行凶报复杀人袭警之前,还是先“礼”后凶的,正常行使了一个公民所拥有的表达权利。促使他走上绝路的原因是,从去年 10月5日受到上海警方调查,历经多半年的时间,虽经过两次调解,杨佳的申辩却没有使结果有丝毫良性变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迫使”他作出了最坏的 选择。

  杨佳固然不能代表群体事件中的所有民众,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们产生了“鱼 死网破”心理不得而知,但这种“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绝望情绪太可怕了,它的蔓延直接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站在这个基点上分析,几起群体性事件虽 然规模很小,暴露出的实质却是重大社会问题。

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国家利益层次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 济发展,忽略了应有的服务职能。比如在公共事业范围内,修路要过路费,建校要集资费,拆迁要劳务费,对治下百姓敲膏吸髓,刮地三尺,所作所为甚至比黑帮有 过之而无不及。一边是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高档桥车云集,另一边是贫困潦倒,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现象丛生,以致有人为眼前区区小利铤而走险。从近期几起 群体性事件看,一些矛盾原本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只是因为有人对“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熟视无睹,或者从开始就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才激起了民愤。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他还发出警 告:“……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看来,这个论断的确高屋建瓴,因为时下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正在考验着中国。好在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条例和 预案,竭尽全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但是,仅仅有文字上的条例和预案尚且不够,什么时候能把民生问题提升到国家利益层次,才能真正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作者为中国大陆资深评论人士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新派武侠小说--俯卧撑

欧阳峰蹲下了身子。
欧阳峰伸长了脖子。
欧阳峰瞪圆了双眼。
欧阳峰四肢着地。
欧阳峰鼓起了腮帮。

洪七很冷静。
洪七解下了葫芦。
洪七拧开了葫芦盖子。
洪七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口。

“动手吧。”
洪七声音平静。

别人害怕,他不怕。
蛤蟆功闻名江湖。
多少人闻风丧胆。
但洪七见的多了。
又不是第一次交手。
拿葫芦的手没有一丝颤抖。
接这招,自己从未失手。
洪七自信满满。

欧阳峰露出诡异的笑容。
残阳似血。
牙齿泛着血光。
洪七忽然感觉一阵寒冷。
一种失算的惊悸。

“我早就不练蛤蟆功了。”
欧阳峰微笑,双臂缓缓下屈。
“难道,难道,不可能!”
洪七圆睁双目,葫芦不知觉中被捏的扭曲。

“我改练俯卧撑很多年了。”
欧阳峰叹了口气。
英雄终究还是惜英雄的。
哪怕是多年的对手。
想起这是最后一战。
白驼山主也难免有几分唏嘘。

“第一个。”
欧阳峰平静地说,缓缓撑起身体。
气血翻涌,洪七双目皆赤。
“第二个。”
趴如松,起如弓。
天旋地转,洪七站立不稳。

华山的风,弥漫一股腥气。
长叹一身,欧阳峰完成了第三撑。
一身长啸,一个身影,缓缓倒下。
在如血的夕阳下,倒下。
一代宗师,丐帮帮主。
倒在了三个俯卧撑下!

葫芦的口触着地上黄沙。
缓缓淌出的,是黝黑的液体。
空气中,咸里带湿。
“我只是,只是来打酱油……”

洪七喃喃,眼前的一切,渐渐模糊。
渐渐黑暗。
欧阳峰缓缓立起身来,来到洪七身前。
看着这个多年的老对手,不禁扼腕。
“打不打酱油,你都要被自杀。”
华山的苍松,挂着夕阳的余晖。

-------------摘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