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美丽的新疆我的家(四)之少数民族

新疆的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维吾尔”是维吾族的自称,是“团结”或“联合”的意思。历代史书上的“袁纥”、“韦纥”、“回纥”“回鹘”都是维吾尔族的不同音译。蒙古汗国以后,回鹘泽称“畏吾尔”、“畏兀儿”。民国24年(1935年),新疆省政府定为“维 吾尔”,沿用至今。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遍布全疆,大部分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州,天山以北的伊犁地区和其他各地州也都分布有维吾尔族人,据一九九八统计表明,全疆有维吾尔族1600万人,占总人口的47%,人口居全疆各民族第一。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维吾尔文共有36个字母,是从右向左写的。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新疆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
  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 维吾尔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后来“丁零”又被称为“铁勒”、“赤勒”或“敕勒”。由于他们使用的车轮高大,又被称为“高车”。8世纪改回纥为“回鹘”。9世纪中叶,大部分迁到西域,西迁后定居西域的回鹘,既融合了两汉以来移居这里的汉人,他们同原来就居住在南疆广大地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的人民,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长期相处,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阿尔克孜文。柯尔克孜族从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和汉语中吸收大量的词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新疆现有柯尔克孜族5万4千余人,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车、特克斯、昭苏等地。他们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牧民住的帐篷是毡做成的,叫“勃孜吾”。定居的柯尔克孜族人民多住平顶方形土屋。他们十分好客有礼貌,有客人登门都要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而以羊肉待客最为尊敬。
  柯尔克孜族也用十二生肖纪年,但他们的十二生肖和哈萨克族、汉族有些不同。他们把“龙”换成“鱼”把“猴”换成“狐狸”。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

新疆的俄罗斯族人口较少,据九八年统计现有人口8千5百人,他们散居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是18世纪以后陆续从沙皇俄国迁来的。
  俄罗斯族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种,多数俄罗斯族人信仰东正教。居住在城镇的从事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住在农村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各民族通婚,一般都能讲好几种民族语言。
  俄罗斯族最初是18世纪末叶从沙皇俄国迁入新疆的。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又有更多的俄罗斯族人迁来新疆定居。
  在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他们被称为“归化族”。近百年中,由于和不同民族通婚的原因,已经形成第二代、第三代的俄罗斯族人,他们中不少人采用汉姓,称呼汉名。
  居住在城市的俄罗斯族人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及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主要从事农牧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及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俄罗斯族善于歌舞,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每当传统节日“复活节”、“圣诞节”之际,男女老幼欢歌起舞。著名的俄罗斯踢踏舞就是他们独具风格的舞蹈之一。他们最喜爱的乐器是“巴拉莱卡”(三弦琴)和手风琴。

新疆现有哈萨克族人120万人。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他们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牧民的冬衣大多用牲畜皮毛制成,男子冬天一般都穿羊皮大氅,春、夏、秋、三季都住在易拆卸可携带的圆形毡房内,冬季搬到“冬窝子”或住在平顶土房或木房里。毡房内的陈设都有一定的规矩,分住人的和堆放东西的两部分。毡房一般向东开门。牧民出门都骑马,冬季也有坐雪撬的。

新疆现有锡伯族3万6千余人。大部分聚居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县、巩留县。他们大多是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我国东北沈阳地区征调来疆驻防的锡伯族官兵后裔。
  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妇女喜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当代新疆的锡伯族男子喜欢穿制服、西服、妇女爱穿连衣裙。
  锡伯族以面、米为主食,喜喝奶茶、食酥油、奶油等乳制品,忌食驴、马、狗肉。秋天喜欢用圆白菜、韭菜、胡萝卜、芹菜和辣椒等腌制咸菜,名叫花花菜,备冬春两季食用。
  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和纸糊。射箭是锡伯族人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锡伯族西迁与父母兄弟姐妹分别的纪念日,锡伯族人聚众到野外开展娱乐活动,已成为锡伯族人民独特的民族节日。锡伯族人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新疆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相当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达斡尔族在清代借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用汉文。
  达斡尔族服饰近似蒙古族。包含以面食为主,喜食肉、奶。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禁止通婚。男女缔结婚姻,要经过订婚、过礼、迎娶三个阶段。按传统习惯,男方迎着初升的太阳去接新娘,预祝新的家庭如旭日东升,永远幸福美满。
  丧俗实行棺殓土葬,死者的儿女要带孝、服孝。过去还有男人死后杀马、女人死后杀牛殉葬的习俗。
  尊敬长老,互助,好客,是达斡尔族人民的良好传统风尚。
  达斡尔族宗教观念比较淡薄,过去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
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新疆共有回族约73万人。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米泉县、昌吉市和伊宁市、霍城县、乌鲁木齐市、焉耆回族自治州以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
 散居在城镇的回族人民,穿戴基本上与汉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戴小白帽,穿白布衬衫,黑坎肩,妇女戴白色和蓝色布帽。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用腿带扎绑裤角。农村的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并有戴项链、耳环、戒指的习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并分为许多教派。新疆回族是“格的目”(老教)教派,其次是“哲合林耶”(小教)派。此外,“依合瓦泥派(新新教)也有影响。回族女子一般不能与非伊斯兰教男子通婚,但回族男子可以与非伊斯兰教女子结婚。

新疆有塔吉克族人口3万6千余人,主要居住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也有少量的人居住。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许多世纪以来他们在海拨3 000米左右的山谷里安家落户,春天播种一些耐寒作物,初夏赶着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周而复始,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塔吉克族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羊皮大氅,戴羊皮圆高筒帽。

女子穿连衣裙,戴圆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以保暖。男妇都穿毡补救和长统野羊皮软靴。用毛牛皮做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他们都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和奶茶,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他们的住屋大都是正方平顶,用木石构筑而成。由于高原多风雪,住房比较低矮,四周筑土坑。夏季上山放牧时,多住毡房。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除了伊斯兰教规定的节日外,对每年三月的春节亦十分重视。他们重视礼节,也非常好客,对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要捧出美味的抓肉、牛奶煮米饭、酥油面酱等,热情接待。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由于民族交往频繁,新疆许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新疆地区有许多不解之谜,这使新疆愈发显得神奇、诱人。这里仅采撷点滴供您探索,或许会引起您的兴趣,说不定您还能揭开其中的某个谜呢。

没有评论: